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术型硕士公司产品方案(2020版)
学科代码:050211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增强法治观念,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增进身心健康,提高个人修养,培养审美情趣。
(二)、掌握本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者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坚实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
(三)、突出外语语言基本功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熟练掌握英语,较熟练地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科研工作。
二、学习年限
硕士基本学制为3年,可延长至4年,其中第一学年为课程学习阶段,通过开题报告后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硕士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取得至少33学分。
三、研究方向
专业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共分为四个研究方向:专门用途英语(ESP)、翻译理论与应用、外国语言与文化、二语习得与教学法(详见下表)。
 
  
         研究方向  | 
                                   主要内容简介  | 
  
  
        
 
    专门用途英语(ESP)  | 
   本方向依托学校理工科、经管、人文背景,以学科交叉为指导,基于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对英语语言的各种文体、语体现象进行详尽的分析,总结各种功能语体的文本规律,从语言(系统)、语法(结构)、言语意义以及语言运用的角度透视并分析科技英语、学术英语、商务英语、媒体英语、法律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的特性以及其他机构性话语英文文本的语体特征。旨在通过对专门用途英语所涵盖各种体裁的研究,揭示各种不同体裁英文文本的语体特征及其内在规律,从而帮助专门用途英语学习者掌握这些基本特征及语用运作规律,进而将其应用于各类体裁的语言实践中。同时,通过相关研究和学习,培养ESP专门人才,探究ESP教材编写、质量评价等相关问题。  | 
  
  
   
 
 
 
              翻译理论与应用  | 
   
 
 本方向立足外语专业基础知识,以学科交叉为指导,运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突显专门用途英汉/俄汉/日汉口、笔互译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员工要对中外翻译理论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各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有所了解,从而具有严谨的知识结构、宽广的人文视野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文化、科技、商务翻译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语料库和翻译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综合能力;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基于翻译实践撰写学术论文。  | 
  
  
                      外国语言与文化  | 
   本方向围绕目标语国家语言、文化、社会与国情,要求员工深刻地理解相关目标语语言的性质、特点、研究现状和趋势,掌握现代语言学主要流派、理论和方法,掌握跨文化对比研究方法,能对英汉/俄汉/日汉语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以语言为切入点深入到文化内核、辐射到国情与社会现象,从言语交际显性层面到非言语交际隐性层面,进行多维比较研究,全面、深入揭示语言文化的个性和共性。同时,通过中外语言与文化对比研究与实践,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精髓,提升员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能力。  | 
  
  
        
 
             二语习得与教学法  | 
   
 
 本方向聚焦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外语教学理论及教学法流派的哲学基础及理论传承与嬗变关系。通过系统学习,员工能深入地了解二语习得的本质、过程和规律,掌握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国内外外语教学理念及方法,跟踪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动态,进而开展二语习得、外语教学、外语测试、大纲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为中国语境下的外语教学研究及外语教育实践培养后备人才。  |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实行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要求,严把教学质量关,注重员工科研意识培养,注重员工学术道德和学术素养养成,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引导员工全面发展。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类  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开课 公司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学 位 课  | 
    M01102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马克思 学院  | 
    考试  | 
    19 学 分  | 
   
   
    M021019  | 
    日语(1)  | 
    64  | 
    2.5  | 
    1 
 
  | 
    外语学院  | 
    考试  | 
   
   
    M021020  | 
    日语(2)  | 
    64  | 
    2.5  | 
    2  | 
    外语学院  | 
    考试  | 
   
   
    M021021  | 
    法语(1)  | 
    64  | 
    2.5  | 
    1  | 
    外语学院  | 
    考试  | 
   
   
    M021022  | 
    法语(2)  | 
    64  | 
    2.5  | 
    2  | 
    外语学院  | 
    考试  | 
   
   
    M021012  | 
    俄语(1)  | 
    64  | 
    2.5  | 
    1  | 
    外语学院  | 
    考试  | 
   
   
    M021013  | 
    俄语(2)  | 
    64  | 
    2.5  | 
    2  | 
    外语学院  | 
    考试  | 
   
   
    M021009  | 
    语用学  | 
    32  | 
    2  | 
    1  | 
    外语学院  | 
    考试  | 
   
   
    M021010  | 
    语义学  | 
    32  | 
    2  | 
    1  | 
    外语学院  | 
    考试  | 
   
   
    M021011  | 
    研究方法与统计学  | 
    32  | 
    2  | 
    2  | 
    外语学院  | 
    考试  | 
   
   
    M021015  | 
    普通语言学  | 
    32  | 
    2  | 
    1  | 
    外语学院  | 
    考试  | 
   
   
    M021005  | 
    社会语言学  | 
    32  | 
    2  | 
    2  | 
    外语学院  | 
    考试  | 
   
   
    M021014  | 
    认知语言学  | 
    32  | 
    2  | 
    2  | 
    外语学院  | 
    考试  | 
   
   
     非 学 位 课  | 
    必 修 课  | 
    M01205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马克思 公司  | 
    考试  | 
    7 学 分  | 
   
   
    M152002  | 
    信息检索  | 
    8  | 
    0.5  | 
    2  | 
    图书馆  | 
    
  | 
   
   
    M022002  | 
    语料库语言学  | 
    32  | 
    2  | 
    2  | 
    外语学院  | 
    考试  | 
   
   
    M022011  | 
    论文研讨与写作  | 
    24  | 
    1.5  | 
    3  | 
    外语学院  | 
    考试  | 
   
   
    M022010  | 
    对比语言学  | 
    32  | 
    2  | 
    1  | 
    外语学院  | 
    考试  | 
   
   
    选 修 课 
 
  | 
    M023010  | 
    ESP理论与研究方法  | 
    32  | 
    2  | 
    3  | 
    外语学院  | 
    考查  | 
    不 少 于 4 学 分  | 
   
   
    M023021  | 
    话语分析  | 
    32  | 
    2  | 
    2  | 
    外语学院  | 
    考查  | 
   
   
    M023022  | 
    ESP翻译:理论与实践(1)  | 
    32  | 
    2  | 
    2  | 
    外语学院  | 
    考查  | 
   
   
    M023023  | 
    ESP翻译:理论与实践(2) 
 
 
 
  | 
    32  | 
    2  | 
    3  | 
    外语学院  | 
    考查  | 
   
   
    M023007  | 
    高级口译理论与实践  | 
    32  | 
    2  | 
    3  | 
    外语学院  | 
    考查  | 
   
   
    M023008  | 
    跨文化交际  | 
    32  | 
    2  | 
    3  | 
    外语学院  | 
    考查  | 
   
   
    M023024  | 
    跨文化研究:理论与专题研讨  | 
    32  | 
    2  | 
    3  | 
    外语学院  | 
    考查  | 
   
   
    M023020  | 
    第二语言习得  | 
    32  | 
    2  | 
    3  | 
    外语学院  | 
    考查  | 
   
   
    M023025  | 
    外语教学法  | 
    32  | 
    2  | 
    2  | 
    外语学院  | 
    考查  | 
   
   
    必 修 环 节  | 
    M005011  | 
    论文开题  | 
    
  | 
    1  | 
    3  | 
    外语学院  | 
    
  | 
    3学分(参加学术讲座、专题报告等不少于8次)  | 
   
   
    M005005  | 
    学术活动  | 
    
  | 
    1  | 
    1-5  | 
    外语学院  | 
    
  | 
   
   
    M005009  | 
    实践活动  | 
    
  | 
    1  | 
    1-5  | 
    外语学院  | 
    
  | 
   
   
    M005004  | 
    论文答辩  | 
    
  | 
    0  | 
    6  | 
    外语学院  | 
    
  | 
   
   
    补修课程  | 
    M024001  | 
    科技英语翻译  | 
    48  | 
    0  | 
    1  | 
    外语学院  | 
    考试  | 
    不计入总学分  | 
   
   
    M024002  | 
    高级英语2  | 
    64  | 
    0  | 
    2  | 
    外语学院  | 
    考试  | 
   
   
    总要求  | 
    总学分33-36  | 
   
  
 
 
注:1、第二外语中,日语、法语、俄语任选其一。2、第1学期、第2学期增设《科技英语翻译》《高级英语2》作为跨学科报考录取员工、同等学力报考录取员工以及导师认为必要的其他员工的修读课程,可单独设课,也可跟本科高年级员工随堂修读,按任课教师指定的要求考核。
六、选题开题
硕士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拟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取得相应学分,方可进行开题。开题报告按照《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原则和要求》执行。开题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进行。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研究课题或实际问题,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为: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包括研究方法,手段等内容,以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开题报告应在2500词以上,所用语言为英语。开题汇报可以以汉语进行。
研究生开题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由学院导师或研究生任课教师构成,由学院公司产品指导委员会讨论组成,上报学院和研究生院答辩委员会。研究生完成开题后,按照开题报告统一格式要求打印一式两份,经学院审核合格后交研究生学院和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岗存档。对通过答辩的研究生开题报告成绩考核以合格、不合格记。开题报告答辩不合格者,需在一个月内再次开题。开题报告答辩再次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课题研究。自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硕士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
七、中期考核
参照《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执行。中期考核在学位课程基本完成之后进行,一般在第三学期举行。中期考核的目的是对研究生的学习做全面评估,其内容包括检查学位课程学习情况、专业及方向书目阅读情况、论文开题计划、英语表达等。中期考核按照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进行,考核组成员由研究生导师或研究生任课教师组成。促使研究生由课程学习阶段转入论文写作阶段,强化对公司产品过程的监督,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硕士研究生课题中期考核结果分为A、B、C三个考核等级:
1、A等。对少数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具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研究生,根据有关规定,经过资格审查、考核合格后可提前进行预答辩和学位论文答辩。
2、B等。考核通过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3、C等。对考核较差者,给予筛选警告,限期改正。期限之内未能有效改进者,中止其硕士研究生学习。
八、科研成果
为了保证公司产品质量,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规范和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特对公司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有关事项规定如下:
1、硕士研究生在毕业答辩前至少在公开出版的省级刊物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宣读学术论文一篇。
2、所发表的论文内容必须和作者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一致。
3、研究生应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若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视同为第一作者。
4、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取得稿件录用通知的即视为正式发表。
5、发表的论文均需署名“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6、其它未尽事宜参照《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申请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有关科研成果的规定》执行。
九、学位论文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基础理论水平及专门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反映,同时也是创新能力的主要体现。
1、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引导下,研究生自主选择本学科前沿课题和有重要理论或应用价值的课题,注重创新性,力求在内容、视角、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2、学位论文应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剽窃以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3、学位论文用英语撰写,论文字数不少于1.6万个单词。
4、学位论文应符合规定格式,有开题报告、进展检查等过程,并有明确的时间安排。
5、参考文献不得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得少于10篇。
6、学位论文水平应达到国家学位条例对硕士论文的其他要求。
十、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论文应在答辩前至少请2位专家评阅,论文作者的导师不能作为论文评阅人,且不宜作为答辩委员会委员。评阅意见上要写明通过还是不通过。论文有两名评阅人不通过,员工必须修改论文,不得参加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或7人组成,且有1人为校外专家。硕士论文答辩结果分“通过”和 “不通过”两种。论文经答辩委员会通过后,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经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2020年6月19日